我校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再创佳绩

团委 裴孟/文 王龙飞/摄 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0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我校学子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在本届赛事中获得全国特等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的优异绩,全国特等奖数量再创历史新高!2025年度“揭榜挂帅”擂台赛全国特等奖数量位列全省第6名!

我校本届“挑战杯”竞赛国赛获奖一览表

我校“揭榜挂帅”擂台赛人工智能领域参赛团队师生合影

我校主体赛、“人工智能+”专项赛参赛团队师生合影

我校“揭榜挂帅”擂台赛新能源领域项目参赛团队师生合影

共青团江苏省委副书记李晓明关心并指导我校《5G芯片用6N-7N电子级黄磷提纯技术》主体赛参展项目

共青团江苏省委副书记李晓明关心并指导我校《面向低速电动车的锂电池管理系统》主体赛参展项目

校党委副书记黄海燕赴国赛现场指导参赛团队师生

我校“挑战杯”主体赛项目主展区参展

学校于202410月底启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工作。校党委高度重视大赛备战工作,校党委副书记黄海燕统筹推进赛事组织工作,多次慰问参赛师生并“揭榜挂帅”擂台赛人工智能领域擂台赛国赛现场给予指导。在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校团委统一部署,广泛动员师生,组织了校级初赛、复赛、决赛以及省赛推报项目选拔赛,专家一对一辅导,模拟答辩,赛事规则解读会等系列活动,努力培养和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参赛师生围绕能源化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潜心打磨作品,勇挑创新大梁,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现了我校师生砥砺奋进、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特等奖获得者徐佳妮Y2403环境工程3)等同学表示,几百个日夜的坚守,不仅是作品日臻完善的过程,更是成长的见证。一等奖获得者谷媛媛(集成电路231)等同学认为在“挑战杯”的备赛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创新的精神、挑战的精神,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校《调水顺气:深层煤岩微纳孔气水竞争吸附机理及控水保产机制研究》项目获得“揭榜挂帅”擂台赛全国特等奖(左5)

我校《基于沥青质抑制作用的功能化碳纳米颗粒基稠油降粘剂研究》项目获得“揭榜挂帅”擂台赛全国特等奖(右1)

我校《基于AI4S的微乳液驱提高采收率开发方案智能设计》项目获得“揭榜挂帅”擂台赛全国特等奖(右3)

“挑战杯”竞赛作为大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全国性赛事之一,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本届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京大学等单位承办。竞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搭建了“1+2+N”工作矩阵,即1个主体赛,1“揭榜挂帅”擂台赛1“人工智能+专项赛举办“挑战杯”项目对接转化会、专场招聘会、青年发展型城市及人才政策宣介、青年科技创新研学等多个配套活动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今年全校共有241个项目入围校赛决赛阶段经过校赛—省赛—国赛选拔,最终共有15个项目入围国赛阶段,11个项目入围国赛终审决赛

下一步,学校共青团将继续以“挑战杯”品牌赛事为牵引,持续深化“学、研、践、创、育”工作矩阵,强化优秀团队示范引领和潜力项目发掘培育,在团队建设、导师指导、项目迭代、成果转化、赛事参与等方面做好坚实保障,让“挑战杯”继续成为引领青年学生投身创新实践、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研素养、激发科创活力的生动课堂和广阔平台,为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持续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