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常州大学“青马工程”延安专项团实践纪实

团委 吴炳辉/文 发布时间:2023-08-03浏览次数:146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延安精神内涵,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青团陕西省委、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助力圣地发展”2023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经过审核评选,我校“青马工程”延安专项实践团成功入选。

在专项活动开班仪式上,延安团市委书记、市青联主席惠藏锋为我校社会实践基地授牌;实践团成员代表冯莉婷作《红绿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探寻圣地振兴的红绿密码》项目报告。

奔赴圣地延安,赓续革命精神

721日下午,实践团抵达延安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学们居住在中国女子大学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亲手建造的窑洞,为最大程度保护窑洞旧址,还原当时的艰苦环境,只简单摆放4张床铺供成员入住,切身感悟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开班第一课由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赵耀宏副院长为实践团同学带来《延安十三年》专题教学;在杨家岭革命旧址,聆听了授课老师带来的《践行总书记来延讲话精神》专题讲座。实践团成员在理论学习的课程中重温了革命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重温革命岁月,追溯红色记忆

“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大刀把上的暗红绸带,老步枪上的斑驳痕迹,向大家诉说着壮烈的革命峥嵘岁月;整齐排列的军帽袖章,让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激烈场面在眼前重现。实践团队成员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学习。

在延安文艺纪念馆,团队成员深入体会学习延安文艺精神,革命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身体力行,用丰富生动的艺术创作实践表达出创作环境的艰苦和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实践队员们在鲁艺的广场前唱响了《黄河大合唱》,激昂慷慨的旋律此起彼伏,唱出了当年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赤子之心,唱出了新时代青年的爱国之志。

浸润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团队师生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见到了“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重温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感悟党的艰苦革命历程,深刻领悟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抗大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在凤凰山革命旧址,团队师生在树下聆听了带队老师的党课;走进中央大礼堂,七大的掌声仿佛还在礼堂回响,礼堂里的一幅幅照片,一张张长椅,记录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历史;军民大生产的号角,在南泥湾上空萦绕,实践团师生在这一刻领悟到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在理论学习与寻访旧址之余,学员们自己动手做饭,分工协作,切身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延安精神。

寻访总书记足迹,感悟梁家河初心

1969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梁家河大队插队,将青春燃烧在革命圣地广袤的黄土地上。实践队成员在梁家河重走青年奋斗之路,带着憧憬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春追求和理想信念的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来到了总书记曾经住过的窑洞、知青旧居、劳动场所等地,这些场景真实再现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总书记与当地村民相处了2400多个日日夜夜的深厚感情,增强了同学们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感认同。

宝塔山高,延河水长,大美为民,初心永在。凤凰山上,杨家岭前,革命旧址诉说着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壮丽诗篇,窑洞里的灯光照亮了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实践团成员将进一步学好百年党史这门必修课,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