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28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线上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最终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再次在挑战杯赛事上展示了常大学子的风采。
我校于去年3月启动本届竞赛的备赛工作,经过长达两年的院级初赛、校级复赛、校级决赛、省赛项目选拔赛,省赛网评、决赛,国赛网评、终审决赛等各环节,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城市矿产新未来—废旧电路板高值元件全自动分离系统》项目,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吴敬琏经济学院《基于高速捕获跟瞄(APT)技术的无线激光通信端机》项目分获二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质聚氨酯材料助力医用耗材“脱碳”技术》项目与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筹)《化工废盐的资源化利用研究》项目分获三等奖。
本届竞赛期间,校党委高度重视大赛备战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关心赛事筹备进展、统筹推进赛事组织工作、调研赛事工作情况,多次慰问参赛师生,亲临省赛并在国赛终审决赛现场给予指导。校团委统一部署,组织了校级初赛复赛决赛及省赛项目选拔赛、赛事规则解读会、专家辅导会、模拟答辩会等系列活动,教务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华罗庚学院提供在线答辩的技术及场地支持,相关学院广泛发动、积极打磨项目,参赛师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现了我校师生凝心聚力、拼搏竞进的进取精神。二等奖获得者马文韬同学表示,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舞台越来越大,自己的视野与思维开阔了,学会了不畏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二等奖获得者张竞丹同学认为,努力不一定每次都有完美的结局,但是只有拼尽全力才会不留遗憾,未来会继续自己的挑战之路。
国赛二等奖:《城市矿产新未来—废旧电路板高值元件全自动分离系统》
国赛二等奖:《基于高速捕获跟瞄(APT)技术的无线激光通信端机》
国赛三等奖:《生物质聚氨酯材料助力医用耗材“脱碳”技术》
国赛三等奖:《化工废盐的资源化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