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第二期)

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组/文 发布时间:2021-07-26浏览次数:560


了解非遗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白云奉献给蓝天,江河奉献给海洋,她把青春奉献给常州小热昏和梨膏糖。非遗技艺梨膏糖是一种特殊的江南文化,加之疫情之下清肺等健康需求的关注度明显增加,美术与设计学院“龙城一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实践团便将此次调研主题定为探寻梨膏糖非遗技艺。7月12日上午,团队拜访了江苏省级非遗技艺梨膏糖制作的传承人叶莉莉老师,体会她的守艺生涯。

进门,叶奶奶早已在工作室内等着同学们。叶奶奶给同学们讲述了梨膏糖的制作过程。同学们兴致满满,亲身体验了梨膏糖的制作全过程:榨梨汁、认识中草药、打中药粉、熬梨膏糖,打包成品。

梨膏糖的制作步骤并不复杂,但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跟着叶奶奶的节奏,同学们先把水、糖、梨和碾成粉的几十种中药搅拌,并翻搅熬制十几分钟,随后根据叶奶奶的提示,在糖浆粘稠拉丝后适时熄火。糖熬好后便是定型脱模--打冷板,团队成员仔细观察着梨膏糖冷却过程的颜色变化,一边搅拌一边品尝不同阶段的梨膏糖味道。打好冷板后便是浇膜,从高处向下浇,浇出形状,待冷却后用方尺划出一个个上规格的长方形小块。最后的包装环节也是大有讲究。在传授了包糖技巧以后,同学便自己包装梨膏糖,带回去给家人朋友们分享。

当同学们问到梨膏糖非遗技艺的传承问题时,叶莉莉老师有些许落寞,因为梨膏糖的传统技艺太辛苦了,没有人愿意做。现在政府补贴后开了工厂流水线,她跟孩子们商量好了,儿子继承梨膏糖这项非遗,女儿继承小热昏,一家子努力把非遗传承好、发展好。

采访学习结束后,叶莉莉老师将同学们送出了工作室,她跟大家说,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了解非遗文化,保护非遗文化。同学们在了解非遗、感受非遗魅力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了非遗保护意识,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常州本地的历史文化。这也是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旨在激发大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